Issue|土地是最好的材料庫,循環的本土素材,循環的再生美學
在「味覺航行 The Taste Journey」THOMAS CHIEN餐廳設計案中,我們延續品牌的永續精神,汲取主廚簡師傅的知名料理《大地時蔬》為發想靈感。這道佳餚匯集二十多種在地當令作物,將土地生命力化為風土滋味,透過食材傳達本地生態概念。
THOMAS CHIEN知名料理《大地時蔬》
乘載此般理念精神,我們試著將生活中不經意的廢材轉注至空間,轉化在地食材與廢料成突破巢臼的永續資源,玩轉出空間媒材的循環與再生,回應品牌「永續餐桌」的價值。
味覺航行餐廳設計案
大地是無窮的寶藏,只待細細察覺
佳餚食用後所留下的牡蠣殼,因含鈣量高不利焚化掩埋被視為廢料難題,改以經過煆燒、磨碎製成無⽔泥天然塗料,在各頂棚、牆體堆疊成手感工藝的鏝抹肌理與粗細各異的微雕紋理,遞進出空間的層次,回應自然永續本質。另一段材料再生的敘事,是海中漂流的生態殺手廢棄漁網,透過再製技術翻轉原型價值,製成有機循環地氈,揉合一室的環保意涵,編織出本土廢料的前世與今生,這是一段重生的航程。以地氈色調鋪陳滿地符碼,將高雄在地記憶的港岸,化為灰色泥沙與藍色潮汐,在想像裡交織出空間動線的流動饗宴。
3D列印船型公共椅與有機循環地氈
為有效削減室內媒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,我們憑藉另一項工業設計專長,與循環材博士合作研發,收集在地中鋼集團於冶煉過程所產生的爐⽯殘渣,結合蚵殼食材廢料,透過3D列印製程與結構設計,型塑一系列流體櫃檯、桌腳與船型公共椅,開創再生的創新應用。其中的趣味一筆,是隱藏在桌面下的腳柱,其形體取材自傳統法餐的摺式餐巾,餐巾的柔軟化為堅硬的砥柱,融合出傳統及創新的對比符號,是話言與寫境之間的趣味餘玉。
3D列印流體櫃檯
3D列印桌腳
延伸閱讀:味覺航行